南石家庄村书记的振兴答卷
汽车驶入南石家庄村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,两旁新栽的银杏在秋阳下泛着金光,几位老人在文化广场的亭子里下棋,不远处,标准化厂房里传来机器轻快的运转声,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华北村庄,如今处处透着生机,这一切变化的背后,都离不开一个人——村党支部书记李卫国。
2015年冬天,38岁的李卫国接过村支书担子时,面对的是另一番景象:村路坑洼,村集体负债二十多万,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土地大面积抛荒,老支书握着他的手说:“卫国,村子就交给你了。”那双粗糙的手和期待的眼神,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。
李卫国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访,他用三个月时间走遍了全村412户人家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的困难和期盼,村民王大爷说:“李书记,咱村的路下雨天就成了泥塘,娃娃上学都难。”养殖户张婶抱怨:“想扩大规模,可没资金没技术,难啊。”这些声音让他彻夜难眠。
改变从修路开始,没有资金,他带头捐出三个月工资,并多方筹措;缺少劳力,他第一个扛起铁锹上工地,那些日子,他天天泡在工地上,皮肤晒得黝黑,道路通车那天,全村像过年一样热闹,王大爷拉着他的手:“书记,这条路咱们盼了十几年啊!”
产业是村庄发展的根基,李卫国发现村里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,但都是零散经营,他七次拜访省农科院的专家,请来技术员指导;组建合作社时,不少村民犹豫观望,他挨家挨户讲政策、算细账,村民刘大哥最初坚决不加入:“种了一辈子地,还能让你们教?”李卫国不气馁,带着他去示范基地参观,看到人家亩产收入是自己三倍,刘大哥心动了:“书记,我跟你干!”
更大的挑战在土地流转,要把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,触及的是农民最根本的利益,那段时间,李卫国家成了“信访站”,从早到晚都有人来找,他耐心讲解规划,一笔笔算长远账,深夜送走最后一位村民,他还要整理材料到凌晨,妻子心疼地说:“你这书记当得比打工还累。”他笑笑:“乡亲们信任才找我,不能辜负。”
最艰难的是做李老汉的工作,他家六亩地正好在规划核心区,说什么都不愿流转,李卫国第十次上门时,李老汉直接关了门,他在门外站了两个小时,隔着门说:“叔,我知道您舍不得地,但您想想,您儿子为什么不愿回来?因为在家种地没奔头,咱们把产业做起来,年轻人才能回来啊。”门终于开了,李老汉红着眼睛说:“书记,我信你一回。”
南石家庄村的中药材基地发展到两千多亩,产品销往全国,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,更让人欣慰的是,三十多个年轻人返乡创业,电子商务、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俯瞰全村,李卫国说:“乡村振兴不是盖几栋新楼那么简单,是要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。”他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规划图,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发展项目,有人问他这么拼为什么,他想起父亲——一位老农民在田埂上教会他的:土地不会辜负汗水,只要你真心对待它。
夕阳西下,炊烟袅袅,村委会的灯又亮了,李卫国和村干部们还在讨论新建文化中心的事,这个普通的华北村庄,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振兴故事,而像李卫国这样的基层干部,就是这个故事最用心的执笔人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kepujiehuo/24095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南石家庄村书记/南石家庄村书记宋家齐简历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你想知道2022年3月24日全国各地的新冠疫情吗?1、年3月24日全国各地新冠疫情情况如下:3月24日0—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66例。2、年3月24日0—24时,河北省新冠疫情情况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