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,由疏至密,又由密转疏,仿佛一首循环往复的摇篮曲,K字头的列车正载着我,从华北平原的石家庄,向着西北腹地的银川,进行一场横跨三省、长达十余小时的漫长穿行,我靠在窗边,看熟悉的城市街景如何被规整的农田取代,农田又如何让位于雄浑的黄土沟壑,视野在无垠的、闪烁着落日余晖的河套平原上彻底打开,这趟旅程,不独是空间的位移,更像一次在时间褶皱里的穿行,一部山河与人事的默片在窗外无声地放映。
石家庄,这座被火车唤醒的“庄”,站台上是南腔北调的喧嚣,是行色匆匆的疲惫与期待,列车启动,都市的轮廓迅速坍缩,退行为地平线上一抹模糊的剪影,很快,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便铺陈开来,那是一种令人心安的、富庶的平坦,麦田是主调,夏末的绿意已染上些许金黄,风过处,漾开层层叠叠的波浪,整齐如一块巨大的绒毯,偶有村庄点缀其间,红砖灰瓦,升起袅袅炊烟,像是一首古老的田园诗,沉静而安详,这平原,是华夏文明的摇篮,它孕育的是一种稳定、绵密、深耕细作的人间烟火。
诗的平缓章节终有尽头,当列车驶过太原,窗外的景致便开始了一场剧烈的造山运动,大地仿佛被一双巨手揉皱、撕裂,坦途消失,代之以连绵不绝的土黄色山峦,这便是黄土高原了,千沟万壑,支离破碎,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脸上深刻的皱纹,每一道里都藏着风雨的故事与岁月的沧桑,这里的绿,不再是平原上那种温润的、漫漶的绿,而是倔强的、挣扎的、从干涸的黄土缝隙里拼命钻出的绿,窑洞那圆拱形的门洞,如同大地的眼睛,沉默地望向铁轨,内里不知封存着几代人的悲欢,从平原的丰饶到高原的苍凉,地理的剧变在几个小时内完成,其带来的心灵震撼,远非地图上一条平滑的曲线所能概括。
正是在这地理的过渡带上,我邂逅了这趟旅程最生动的注脚——邻座的老陈,一个约莫五十岁的石家庄汉子,皮肤黝黑,笑容憨厚,脚边放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,他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我,他在银川的建筑工地上做工,每年像候鸟一样,在这条线路上往返数次。
“家里田地少,光靠种地,供不起娃读大学。”他抿了一口自带的白开水,目光投向窗外飞逝的黄土坡,“银川那边活儿多,虽然苦点,但挣得比家里多。”
他谈起银川的西夏王陵,说那土堆“有股子说不出的神秘劲儿”;谈起塞上湖城的景象,啧啧称奇“沙漠里还有那么多水,跟江南似的”,他的言语里,有离乡的酸楚,更有为生活打拼的坚韧与希望,他,以及这列车上无数像他一样的“老陈”,不再是地理书里抽象的人口迁移数据,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他们的流动,为“石家庄—银川”这条冰冷的铁路线,注入了最滚烫的时代体温,他们是新时代的“走西口”,用汗水,在西北的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命运。
天色向晚,列车终于冲出了群山的围堵,一片极为开阔的平原在暮色中豁然呈现——河套平原到了,黄河,这位伟大的缔造者,在此展现出它温柔慷慨的一面,渠渎纵横,稻浪翻滚,与不远处雄浑的贺兰山轮廓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。“塞上江南”,名不虚传,当“银川”两个大字终于在站牌上清晰起来时,华灯初上,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温暖的光晕里。
我走出车站,深吸了一口清凉而干燥的空气,从华北的厚重到西北的辽阔,从平原的农耕吟唱到高原的游牧长调,再到这塞上江南的和谐交响,这九百多公里的铁轨,仿佛国家版图的一个微缩剖面,它展示着地理的多样与变迁,更承载着无数普通中国人为了美好生活而奔波的轨迹,石家庄与银川,不再仅仅是地图上的两个圆点,而是由铁轨、山河与无数“老陈”们的梦想,共同编织成的一首绵长而动人的叙事诗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kepujiehuo/34414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石家庄一银川/石家庄一银川火车票查询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你想知道2022年3月24日全国各地的新冠疫情吗?1、年3月24日全国各地新冠疫情情况如下:3月24日0—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66例。2、年3月24日0—24时,河北省新冠疫情情况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