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3年初冬的寒风中,石家庄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严峻挑战,这座华北平原上的重要城市,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,而千里之外的山东,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用实际行动回答了“山东支援石家庄了吗”这一问题——不仅支援了,而且是以齐鲁大地特有的厚重与热忱,书写了一曲跨越山河的守望相助之歌。
星夜驰援:山东力量的“第一时间响应”
当石家庄的求助信号发出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,成立对口支援工作组,11月5日凌晨,首批由山东省疾控中心派出的20人流调专家团队携带防护物资抵达石家庄,协助开展疫情溯源和分析工作,山东大学齐鲁医院、山东省立医院等三甲医院紧急抽调呼吸科、重症医学科骨干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,24小时内完成集结,奔赴一线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民间力量的迅速涌动,山东寿光作为全国的“菜篮子”,在48小时内组织调运300吨新鲜蔬菜,通过绿色通道直送石家庄社区;临沂市的爱心企业捐赠10万份核酸检测试剂盒;青岛海关为援助物资开启“零延时”通关通道……从官方到民间,山东的支援呈现出“全方位、立体化”的特点,正如一位石家庄市民感慨:“山东老铁的支援,从来不只是口号,而是实打实的行动。”
山海情深:鲁冀协作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回响
山东与河北地缘相接、人文相亲,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,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冀鲁豫根据地,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援建项目,两省始终血脉相连,此次支援行动中,许多细节折射出这种深厚情谊:山东医疗队特意配备熟悉河北方言的翻译人员;支援物资包装上印着“巍巍泰山,巍巍太行,共克时艰”的暖心标语;一位山东护士在石家庄隔离病房发现患者是山东籍老人后,主动用家乡话安抚,成为病房里的“心理疗愈师”。
这种情感共鸣还体现在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上,两省卫健委签署了《鲁冀公共卫生应急协作协议》,约定在监测预警、资源调配等方面深化合作,山东省疾控中心向石家庄市疾控中心捐赠了一套价值500万元的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,极大提升了当地的应急检测能力。
制度优势:从“对口支援”看中国式抗疫智慧
山东支援石家庄的实践,是中国“对口支援”机制的最新例证,这一发轫于汶川地震救援的制度安排,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惊人效率,据统计,在此次支援行动中,山东累计向石家庄派出医疗人员312人次,捐赠物资总价值超2000万元,协助完成核酸筛查50万人次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山东将自己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积累的“健康码跨省互认”“务工人员点对点运输”等创新经验无缝对接应用于石家庄,这种“授人以渔”的支援方式,使援助效益最大化,正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所言:“山东经验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。”
超越地域: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与时代价值
深入探究山东支援石家庄的行动,会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基因。“仁义山东”的形象并非偶然,从孔子“仁者爱人”的儒家思想,到梁山好汉“路见不平”的侠义精神,再到沂蒙红嫂“最后一口粮做军粮”的奉献传统,这些文化特质在新时代转化为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行动自觉。
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正在形成良性循环,2021年河南暴雨时,石家庄曾连夜派出供电抢险队支援郑州;此次山东倾力相助,正是这种互助精神的延续,有社会学者指出:“从汶川到武汉,从石家庄到各地,这种跨越地域的互助实践,正在重塑中国的社会资本。”
当寒冬渐去,春回大地,石家庄街头重现烟火气时,那些身着白色防护服的身影或许已悄然离去,但泰山与太行山守望相助的故事将长留人心,山东支援石家庄的实践,不仅是对“是否支援”的肯定回答,更是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,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全球叙事中,这种源自东方智慧的互助模式,或许正为世界提供着另一种可能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shenghuobaike/26073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山东支援石家庄了吗最新消息/山东支援石家庄了吗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全国各地隔离政策查询系统,哪里可以查?怎么查?1、快速找到查询系统的方法访问官方网站:直接访问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网站,通常这些网站会设有“疫情防控”或类似专栏,其中包含隔离政策查询系统。使用搜索引擎:在搜索引擎中输入“全国各地隔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