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7日,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该病例近期曾有吉林省旅居史,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关注,刚刚经历新一轮疫情考验的北京,疫情防控神经再次绷紧,据通报,该患者为43岁男性,5月7日乘高铁前往吉林省吉林市,5月13日返京,5月15日出现发热症状后前往医院就诊,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。
这起病例的出现,再次提醒人们疫情风险并未远离,北京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,开展流行病学调查,追踪密切接触者,并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毒处理,截至目前,已初步判定密切接触者28人,全部落实隔离观察措施,吉林省相关部门也接到协查通报,正在排查该病例在吉林期间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。
据初步流调显示,该患者在北京居住地为海淀区,工作单位为西城区某金融机构,他在吉林期间主要活动范围在吉林市昌邑区,曾与当地亲友聚餐,前往过超市、商场等公共场所,北京市已对其居住小区和办公场所进行封闭管理,所有居民和员工将进行核酸检测。
这起病例的出现具有多重警示意义,它再次证明国内疫情呈现散发性特征,任何地区都可能突然出现疫情反弹,跨省人员流动仍然是疫情传播的主要风险点,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,容易造成传播链延长,第三,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疫情得到控制,部分公众出现了防护意识松懈的现象,这为疫情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疫情防控专家指出,这起病例的出现并不意外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:“全球疫情仍在高速蔓延,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存在,国内偶尔出现散发病例是正常现象,关键是我们的监测系统是否灵敏,防控措施是否能够及时到位。”
针对这起病例,北京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加强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监测管理;提升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监测灵敏度;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,建立免疫屏障;加强公共场所防控措施检查力度,北京市疾控中心呼吁近期有吉林省旅居史的市民主动向社区报告,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。
吉林省也加强了防控措施,吉林市昌邑区已启动应急机制,对该病例去过场所进行终末消毒,追踪密切接触者,吉林省卫健委表示,将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,做好应对准备。
这起病例的出现正值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时期,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截至5月16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4亿剂次,专家表示,疫苗接种率达到足够水平之前,疫情防控措施仍不能放松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:“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,但并不是唯一手段,即使接种了疫苗,个人防护措施仍然重要,特别是科学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勤洗手等基本防护措施不能放松。”
这起跨省传播病例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环节,区域间协查机制需要进一步畅通,信息共享应当更加及时;公共场所防控措施需要更加严格落实,不能流于形式;公众健康教育需要持续加强,防止出现防护疲劳。
对于普通公众来说,这起病例的出现提醒我们:疫情没有结束,防护不能松懈,应当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,保持社交距离,注意个人卫生,配合各项防控措施,符合条件的群众应当积极接种疫苗,为建立免疫屏障贡献力量。
回顾一年多的抗疫历程,中国形成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,这套体系包括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的“四早”原则,以及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机制,这套体系在应对散发病例时显示出其有效性,能够迅速控制疫情传播。
北京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迅速控制这起疫情,不会让它造成大规模传播,但同时我们也呼吁市民保持警惕,配合防控工作,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”
随着调查的深入,更多关于这起病例的详细信息将会公布,相关部门提醒公众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共同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。
疫情尚未结束,防控仍在继续,这起北京新增确诊病例提醒我们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不能有丝毫松懈,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战胜疫情,恢复正常生活秩序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shenghuobaike/6126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北京新增1例确诊去过吉林,北京新增病例去过吉林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全国各地隔离政策查询系统,哪里可以查?怎么查?1、快速找到查询系统的方法访问官方网站:直接访问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网站,通常这些网站会设有“疫情防控”或类似专栏,其中包含隔离政策查询系统。使用搜索引擎:在搜索引擎中输入“全国各地隔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