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/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

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,跨越黄河、长江两大流域,地形复杂,气候多样,自古以来便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区域,从关中平原的洪涝威胁,到陕北黄土高原的干旱困扰,水旱灾害始终是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挑战,在这一背景下,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...

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,跨越黄河、长江两大流域,地形复杂,气候多样,自古以来便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区域,从关中平原的洪涝威胁,到陕北黄土高原的干旱困扰,水旱灾害始终是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挑战,在这一背景下,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(以下简称“防御处”)作为全省水旱灾害防御的核心职能部门,肩负着监测预警、工程调度、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的重任,成为守护三秦大地安澜的关键力量。

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/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

防御处的工作贯穿全年,其核心使命是“防”与“救”的结合,在汛期,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与水文数据,依托全省雨量站、水位站和雷达系统,构建起立体化监测网络,一旦预测到强降雨或洪水风险,防御处立即启动预警机制,通过短信、广播、新媒体等渠道,向受影响地区发布预警信息,指导群众提前转移避险,他们负责调度水库、堤防、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,科学拦洪削峰,最大限度减轻下游压力,在2021年陕西遭遇的强秋汛中,防御处通过精准调度渭河、汉江流域水库群,累计拦蓄洪水超20亿立方米,有效避免了沿岸城市的大规模淹没,保护了数百万群众的安全。

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/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

在抗旱方面,防御处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面对陕北、渭北等地周期性干旱,他们统筹水源管理,优化水量分配,通过跨区域调水、应急送水等方式,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需求,近年来,防御处推动建设了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,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提升了区域抗旱能力,在2022年夏季干旱期间,防御处协调引汉济渭等工程增援供水,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用水紧张,确保了粮食生产稳定。

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/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

防御处的成功,离不开其背后完善的制度体系与科技支撑,陕西省已建成“省-市-县”三级水旱灾害防御指挥平台,实现了数据实时共享与远程会商,防御处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开发了洪水预报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,使决策更加科学高效,他们定期修订应急预案,组织防汛抗旱演练,提升基层队伍的实战能力,防御处注重与气象、应急、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,形成多部门协同的防御格局,确保灾害应对“一盘棋”。

防御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,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,局地强降雨、突发山洪等灾害的不可预见性增强;部分山区防洪基础设施薄弱,群众防灾意识有待提高;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,旱涝并存、旱涝急转现象突出,对此,防御处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持续推进江河治理、水库除险加固、山洪沟整治等工程,并加强宣传教育,提升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。

展望未来,防御处将进一步完善“智慧水利”体系,融合物联网、5G等技术,实现水旱灾害防御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他们计划构建更精准的预报预警系统,强化流域统一调度,并推动生态护岸、海绵城市建设等韧性措施,从源头降低灾害风险。

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以其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,在每一次汛情旱情中挺身而出,化危机为转机,他们不仅是技术理性的执行者,更是民生温度的传递者,在无声的坚守中,为三秦大地的江河安澜与百姓福祉筑起了一道坚固屏障,这份事业,关乎自然与人类的平衡,更映照着新时代水利人的初心与使命。
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shenghuojingyan/27199.html

(30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4日

    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4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/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4日

    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4日

    本文概览:各国入境政策最新消息2022年6月年6月日本放宽入境,防疫政策更新内容如下:进入签证限制调整放宽签证类型:日本将不再限定旅行短期签证(3个月以下)、短期商务签证(3个月以下)以及就业、劳务、留学等目的长期滞留的新规入境。这意味着,符合上...

联系我们

邮件:88888@sina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