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行程码成为记忆,福州抗疫岁月的温暖与坚韧

2022年12月13日零时,“通信行程卡”服务正式下线,一个陪伴中国人长达1034天的防疫工具悄然退场,而福州这座城市的抗疫记忆,却因行程码的存在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,从恐慌到从容,从隔离到重逢,福州人与行程码的故事,折射出一座城市在特殊时...

2022年12月13日零时,“通信行程卡”服务正式下线,一个陪伴中国人长达1034天的防疫工具悄然退场,而福州这座城市的抗疫记忆,却因行程码的存在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,从恐慌到从容,从隔离到重逢,福州人与行程码的故事,折射出一座城市在特殊时期的坚韧与温度。

福州与行程码的“初次相遇”始于2020年初,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,这个绿色箭头的小程序成为市民出行的“电子通行证”,三坊七巷的入口、地铁站的闸机、医院的大门……随处可见工作人员耐心查验行程码的身影,最初,许多老人面对智能手机一筹莫展,社区志愿者便驻守在各点位,手把手教学;茶亭公园门口,一位依姆用塑料袋小心包着打印好的行程码纸片,笑着说:“这样就不怕下雨淋湿了。”这些细节汇聚成福州特有的城市温度——科技背后,永远有人文关怀的底色。

2021年9月,莆田疫情波及福州,行程码突然成为牵动人心的焦点,仓山区某小区因发现密接者实施封闭管理,居民们的行程码纷纷“变色”,社区网格员林婷记得,那段时间她每天接到上百个咨询电话:“我的码变黄了怎么办?”“孩子明天能去医院复查吗?”最令她动容的是,没有抱怨和指责,取而代之的是业主群里自发的互助:“谁家需要买菜我帮忙带!”“我有打印机,需要打印行程码的邻居随时来!”行程码的“黄码”仿佛一个特殊的纽带,反而强化了社区共同体意识。

2022年3月,上海疫情严峻时期,福州南站出现暖心一幕:出站口增设了十余个行程码查验通道,志愿者举着放大打印的二维码牌穿梭人群,从上海抵榕的李先生回忆:“我的码带星号,原以为会被歧视,但工作人员立即引导我到专用通道做核酸,还说‘欢迎回家,做好防护就好’。”这句话让他眼眶发热,福州作为重要口岸城市,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姿态,行程码从未成为地域歧视的工具,而是科学防疫的载体。

行程码退出历史舞台那天,福州人的朋友圈掀起一波怀念潮,东街口地铁站工作人员小陈拍下最后一张查验行程码的工作照,配文:“三年守护,感恩理解”;软件园的程序员王先生晒出三年来行程码截图合集:“这些箭头记录了我从单身到结婚生子的旅程”;一位茶亭街的老依伯甚至将打印的行程码塑封收藏:“这是国家保护我们的证明啊!”这些朴素的情感,记录着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真实体验。

当行程码成为记忆,福州抗疫岁月的温暖与坚韧

当行程码成为记忆,福州抗疫岁月的温暖与坚韧

行程码消失后,福州的城市生活悄然改变,三坊七巷的游客不再需要扫码入园,但曾经放置标识的位置仍留着些许胶印;地铁闸机旁的喇叭停止播放“请出示行程码”,却新增了“请勿拥挤”的提示,这些细微变化如同时代更迭的注脚,提醒着我们那段特殊岁月的存在。

如今在福州,行程码已化作一代人的集体记忆,它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技术工具,更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——在危机面前,福州人用理性应对挑战,用善意化解隔阂,用团结书写答卷,当未来的人们回望这段历史,他们会记住的不仅是那个绿色箭头的小程序,更是一座城市在疫情中的从容与温暖,以及每个普通人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光芒。

正如闽江之水奔流不息,福州人的精神在考验中愈发坚韧,行程码会消失,但其中蕴含的守望相助、科学理性的精神,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,成为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
当行程码成为记忆,福州抗疫岁月的温暖与坚韧
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shenghuojingyan/8269.html

(30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09月01日

    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09月01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当行程码成为记忆,福州抗疫岁月的温暖与坚韧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09月01日

    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09月01日

    本文概览:各国入境政策最新消息2022年6月年6月日本放宽入境,防疫政策更新内容如下:进入签证限制调整放宽签证类型:日本将不再限定旅行短期签证(3个月以下)、短期商务签证(3个月以下)以及就业、劳务、留学等目的长期滞留的新规入境。这意味着,符合上...

联系我们

邮件:88888@sina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