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春天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上海,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与上海相邻的安徽省,虽也面临疫情输入压力,却毫不犹豫地向上海伸出援手,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互助场景。
上海疫情暴发之初,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高位运行,医疗资源紧张,生活物资供应面临巨大压力,封控措施下,两千多万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,菜市场货架空空,配送运力不足,老年人就医困难……这些问题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更让紧邻上海的安徽省感同身受。
“沪皖一家亲,抗疫一体化”,安徽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,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“上海所需,安徽所能”的支援原则,3月28日,首批由安徽各地组织的农副产品物资车队驶向上海,满载着新鲜蔬菜、鸡蛋、肉类等生活必需品,这些物资不仅解决了部分上海居民的燃眉之急,更送去了安徽人民对上海兄弟姐妹的深情厚谊。
医疗支援紧随其后,安徽省卫健委迅速组建多批医疗队奔赴上海,这些白衣天使中,有的人刚刚结束本省的抗疫工作,有的人主动放弃休息时间,还有的人推迟了婚期,他们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,投身到上海方舱医院和核酸检测工作中,一位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护士在日记中写道:“2003年非典时,我还是个被保护的孩子;如今轮到我来守护他人了。”
除了官方组织的援助,民间自发的互助行为同样令人动容,安徽籍在上海务工、经商的人员组织起来,成立志愿者服务队,为老乡和上海市民提供帮助,一些安徽企业驻沪办事处主动开放场所,为无法返回住所的人员提供临时休息点,在上海的安徽人也收到了来自家乡的关怀——安徽各地政府通过驻沪办组织,为困难老乡送去生活物资和防疫用品。
疫情中的互助是双向的,回顾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,上海也曾向安徽伸出援手,当时上海派出多批医疗专家团队赴皖,分享防控经验和诊疗方案,提供了急需的医疗设备和支持,这种互相扶持的渊源可追溯至更早的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,长三角地区的省市总是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。
两地间的疫情互助不仅体现在人员和物资的支援上,还反映在防控政策的协调统一,安徽与上海建立了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和联防联控工作组,共同守住长三角的防疫大门,两地对健康码互认、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等保持沟通协调,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,保障人员物资往来畅通。
疫情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区域协作的重要性,安徽与上海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,经济社会的联系本就十分紧密,据不完全统计,常年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安徽人超过200万,上海也是安徽招商引资的重要来源地和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,这次疫情中的互助合作,进一步加深了两地之间的情感纽带,为未来更广泛的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,上海疫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,社会秩序逐步恢复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安徽与上海之间的守望相助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,它告诉我们:疫情或许会暂时拉开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,但却让心与心贴得更近。
当前,全球疫情仍在蔓延,国内防疫依然面临挑战,安徽与上海在疫情中结成的互助关系,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:唯有团结协作、同舟共济,才能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,这种互助精神不仅应该在疫情中发扬光大,更应当融入日常区域协同发展的方方面面,让合作、互助、共赢成为长三角地区最亮丽的风景线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yulezixun/1152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安徽 上海 疫情/安徽 上海 疫情最新情况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甘肃最新的防疫政策1、甘肃出入最新规定:对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:建议非必要不离开甘肃,如确需离开,需严格遵守当地的防疫政策和出行要求。对于低风险地区人员:虽然可以出行,但仍需关注目的地的防疫政策,并做好个人防护,如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