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南京人的隔离日记
2021年岁末,我因出差被困石家庄某隔离酒店,第十二天清晨,窗外飘起北方干燥的雪,手机里母亲发来秦淮河结冰的照片,两种寒冷隔着屏幕相遇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“乡愁”——它不是抽象的情感,而是具体到一碗鸭血粉丝汤的温度,是中山码头江风与华北平原季风的气味差异。
我的房间在十八楼,俯瞰这座陌生的城市,石家庄的街道横平竖直,像用尺子画出来的,与南京那些依着山水自然蜿蜒的街巷形成鲜明对比,清晨六点,防疫广播准时响起,我总会恍惚片刻——在南京时,这个时辰该听到的是紫金山天文台附近鸟鸣,以及楼下早餐店揭开蒸笼时“噗”的一声。
隔离餐很用心,但第三天当我看到“改良版鸭血粉丝汤”时,几乎要落下泪来,那碗里飘着几片香菜,汤底分明是北方羊杂汤的做法,我拍照发给南京好友,他回复:“这是对金陵美食的‘善意入侵’。”我们同时发来大笑的表情,却在各自手机前沉默,味蕾是最顽固的乡愁,它记得南京大排档里那一碗的标准:鸭血嫩滑,粉丝筋道,汤头要用老鸭熬制四小时以上,最后撒上香菜,淋一勺辣油——那辣油必须是南京特有的,香而不燥。
隔离期间,我重读《南京城市史》,书中写道:“南京是一座悲情城市,历经战火却每次都能重生。”1949年,我祖父作为南下干部留在南京;2021年,他的孙子在石家庄被隔离,历史总爱开这种轮回的玩笑,视频时,九十岁的祖父说:“你比我当年近多了,我四十年没回河北老家。”原来我们家族的迁徙史,早已埋下与河北的缘分。
第十天,我做了一件很文艺的事——在隔离酒店的小本子上画南京地图,从鼓楼到新街口,从夫子庙到河西新城,画着画着才发现,很多细节已经模糊,那些平日走过无数次的街道,在记忆里竟如此抽象,反倒是石家庄,虽然只来过几次,却因这十四天的朝夕相对,每条主干道都记得分明,原来所谓故乡,就是那个你以为最熟悉,却最先在记忆里模糊的地方。
隔离最后一天,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真空包装的南京盐水鸭,她说:“知道你想家了。”那一刻,我突然理解这座城市为何能在疫情期间保持温度,石家庄,这个被称为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,比谁都懂得迁徙与停留的意义。
解除隔离时,雪停了,我站在酒店门口深吸一口气,北方的空气凛冽而直接,像这里的人,手机响起,是回南京的航班信息,我突然有些不舍——这十四天里,我同时拥有两座城市:一座在记忆里流淌着秦淮河的柔波,一座在眼前展现着华北平原的辽阔。
飞机起飞时,我想起南京江北老山的摩崖石刻,上面写着“天涯咫尺”,隔离教会我的,不是地理距离的可怕,而是心理距离的可控,当石家庄的隔离餐遇见南京的真空鸭,当北方的雪遇见南方的冰,我才明白:所有暂时的停留,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出发与回归。
我在万米高空写下这些文字,下面是连绵的云海,分不清是河北还是江苏,故乡从来不是一个地理坐标,而是由无数具体瞬间构成的生命状态——它可以是一碗正宗的鸭血粉丝汤,也可以是石家庄隔离酒店里那碗“不正宗”的温暖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zshizhishi/2309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南京人在石家庄隔离,南京人在石家庄隔离政策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7月澳门出入境最新消息1、港澳通行证7月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(非中国籍)签发:自2024年7月10日起,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开始签发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(非中国籍)。这一政策针对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