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刻,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悄然进驻这座东方明珠,他们来自孔孟之乡、礼仪之邦的山东,肩负着特殊使命——山东防疫指挥部驻上海专班,这不是普通的公务出差,而是一场跨越八百里的紧急驰援,一次彰显省际协作的生动实践,一曲写在黄浦江畔的齐鲁担当之歌。
专班成立的背景,是2022年春季上海疫情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,当时,上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,城市按下暂停键,市民生活物资供应紧张,在沪山东籍人员更是面临诸多困难,山东省委省政府心系在沪乡亲,果断决策,迅速抽调精干力量,组建驻上海防疫专班,从接到命令到专班成立,不过短短数日;从济南到上海,不过一夜行程,但在这背后,是山东人民对上海的深情厚谊,是“全国一盘棋”思想的具体践行,更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。
专班的组织架构科学严密,工作职责清晰明确,这支队伍由山东省政府办公厅、卫健委、公安厅、交通运输厅、商务厅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,涵盖了疫情防控所需的各个专业领域,他们抵达上海后,立即投入高强度的工作状态:24小时值班值守,建立与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对接机制,设立服务热线,摸排登记在沪山东人员信息,协调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,专班的办公室里,电话声、键盘声、讨论声此起彼伏,通明的灯火见证着他们的辛勤付出。
在沪山东籍人员数量庞大,结构复杂,既有务工人员、创业者,也有学生、退休老人,疫情期间,他们面临着生活物资短缺、就医用药困难、心理焦虑等多重压力,专班成立后,立即成为在沪山东人的“主心骨”和“贴心人”,他们建立台账,分类管理,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给予特别关注;他们协调物资,组织配送,将家乡的蔬菜、药品送到急需的乡亲手中;他们安抚情绪,疏导心理,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。
最令人动容的,是那些穿梭在上海大街小巷的“山东大白”,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冒着被感染的风险,为隔离在家的山东老乡送去生活物资;他们协调转运车辆,帮助急需返乡的山东人安全返回;他们在方舱医院里,用熟悉的乡音安抚焦虑的患者,有一个真实的故事:一位在沪打工的山东青年突发疾病,因封控无法及时就医,专班得知后,连夜协调开辟绿色通道,使他得到及时救治,康复后,他激动地说:“听到专班工作人员那口山东话,我就知道家乡没有忘记我们。”
专班的另一项重要使命,是保障省际物资运输畅通,山东是农业大省、工业大省,承担着保障上海生活物资供应的重要任务,专班积极协调铁路、公路运输,建立省际绿色通道,确保山东的蔬菜、食品、医疗物资等能够及时运抵上海,据统计,在疫情最严峻时期,平均每天有超过300吨的山东农产品通过专班协调的渠道进入上海,为保障上海市民的基本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专班还承担着信息枢纽的重要作用,他们收集上海疫情最新动态、防控政策变化,及时向山东省委省政府报告;他们将山东的防控经验、支援措施向上海方面传递,促进两地经验交流;他们编发工作简报,记录这段特殊时期的点点滴滴,为后续工作总结宝贵经验。
回顾山东防疫指挥部驻上海专班的工作,其意义远超出疫情防控本身,它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,展示了跨区域协作的强大合力,彰显了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在沪期间,专班累计接听热线电话2万余次,服务在沪山东人员近10万人,协调解决各类问题5000余件,组织返乡人员转运近百批次...这些数字背后,是专班工作人员连续数月无休的坚守,是对初心的践行,对使命的担当。
上海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,城市重现往日活力,山东防疫指挥部驻上海专班也已圆满完成使命,但这段特殊岁月不应被遗忘,专班工作人员展现出的敬业精神、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,将永远铭刻在鲁沪协作的历史篇章中,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:无论身在何处,无论面临何种困难,山东人民始终与全国人民心手相连,共克时艰,这份黄浦江畔的齐鲁坚守,不仅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,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,激励着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,携手共创美好未来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zuozhezhuanlan/25693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山东防疫指挥部驻上海专班/山东防疫指挥部驻上海专班办公室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真实记录:上海封控区1个多月后的真实感受,从失望到近乎绝望上海封控区1个多月后的真实感受:从失望到近乎绝望在经历上海自2月份新冠疫情出现,3月份逐渐严重,直至4月开始全面封城的这两个多月里,我作为封控区的一员,经历了从失望到近乎绝望,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