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,石家庄火车站出口处,人流开始涌动,这座被称为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,又一次在汽笛声中苏醒,城市的另一端,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实验室里,灯光彻夜未明,科研人员刚刚完成一组新药数据的记录,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,在这座城市里和谐共存——这正是今日石家庄的生动写照:一座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北方重镇。
石家庄的起点,始终与铁路紧密相连,1902年,京汉铁路修至此地,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,开始了向城市蜕变的历程,1925年,石家庄与休门镇合并,始称“石门市”,后更名石家庄,铁路带来了人流、物流,也带来了机遇,数十年间,它从村庄发展为城市,从城市成长为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,这座没有深厚历史包袱的城市,天生具有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气质——它不固守传统,勇于接纳新生事物。
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后,石家庄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产业结构偏重、环境污染严重、城市特色模糊……这座年轻的城市遭遇了“中年危机”,它需要寻找新的身份认同,需要在时代变革中重新定位自己的坐标。
变化从一系列战略性调整开始,石家庄开始告别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路径依赖,将目光投向更具潜力的新兴产业,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——这些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政府的规划文件和企业的投资计划中,以石药集团、华药集团为代表的医药企业,不再满足于生产原料药,而是向创新药研发迈进,2019年,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,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。
更令人欣喜的是,创新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,在这座城市的角落,无数小微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他们或许只有几间办公室、十几名员工,却拥有改变行业的雄心,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说:“在石家庄,开始一件事的成本相对较低,但市场辐射能力却很强。”这种“性价比”,正是新兴城市的独特优势。
石家庄开始的,不仅是经济转型,更是一场城市气质的重塑,曾经,“雾霾”是它的负面标签;“蓝天”成为市民朋友圈的常客,通过持续的环境治理和能源结构调整,石家庄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,2022年,全市PM2.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逾60%——这不仅是数据的变化,更是城市生活品质的飞跃。
文化层面,石家庄开始挖掘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,解放广场、正太饭店旧址等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活化,让城市有了可触摸的历史脉络;集文创、休闲于一体的湾里庙步行街,则展示了城市的现代活力,传统与现代在这座城市中交融,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。
转型之路从非坦途,人才流失的压力、区域竞争的加剧、创新环境的培育……这些都是石家庄必须直面的挑战,但这座城市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,不能再走老路,他们开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,推出各种人才引进政策,搭建创新创业平台——一系列举措旨在为城市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石家庄的未来图景已然铺开,它不再满足于做北京的“护城河”,而是要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点城市,按照规划,到2035年,石家庄将建成现代化、国际化省会城市,这个目标充满挑战,但也孕育着无限可能。
石家庄的故事,是一部关于“开始”的编年史——从村庄开始为城市,从传统开始向现代,从跟随开始走向引领,每一次“开始”,都是自我超越的勇敢尝试,正如晨曦中那列驶出石家庄站的高铁,载着这座城市的梦想与抱负,驶向不可预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对于石家庄而言,“开始”不是一次事件,而是一种常态;不是起点与终点的简单连接,而是螺旋上升的持续进程,在这座不相信命运的城市里,每一个今天都是新的开始,每一次开始都在重塑着明天的可能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zuozhezhuanlan/33950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石家庄开始,一座北方城市的破茧与重生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河北三河实行4天全域静默管理,此次疫情的源头来自哪里?此次疫情极有可能来源于北京,因为这是三河市一名北京协查密集人员核酸检测复核阳性,同时多名北京涉及场所暴露人员,在三河市有行动轨迹。本轮疫情源头极有可能来自于北京,目前看来多名北京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