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初冬的沈阳城,街道空旷得能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,超市货架前,人们用精确到厘米的距离相互回避,眼神交汇的瞬间迅速弹开,仿佛对方是行走的病毒培养皿,这座有着810万人口的城市,在等待一个确切日期——疫情何时解除?何时能重获“自由”?这个看似朴素的问题,却像一面幽暗的镜子,照见了现代人被数字理性彻底驯化的荒诞图景。
我们疯狂刷新着确诊病例的统计曲线,将解封的希望寄托在某个神秘数字“零”的出现上,却未曾意识到自己早已成为数字理性的忠实奴仆,沈阳市民每日睁眼第一事,便是查看新增病例数、流调统计、密接人数——这些冰冷数字构成了我们感知疫情的唯一尺度,什么时候解封?当连续14日无新增;当中风险地区清零;当疫苗接种率超85%...人类最本真的生存焦虑,竟被简化为一场数字解谜游戏,这种数字拜物教早已渗透现代性的骨髓:我们迷信GDP衡量繁荣,以论文数量评价学者,用点击率裁决文化价值,沈阳疫情不过是将这种数字异化推向了极致,连呼吸的自由都需经过统计局的盖章认证。
回望历史,人类对瘟疫的认知曾充满形而上的追问,雅典瘟疫时,人们思考命运与神谕;黑死病肆虐后,欧洲掀起存在主义式的生命沉思;即便在非典时期,公众讨论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悖论,而2021年的沈阳,公共话语却被彻底数字化、工具化——交流病情如交易所报价,生命体验被压缩为传播速率R0值,鲜活的痛苦在统计学显著性面前失语,这种数字理性暴政制造出新型“隔离”:不仅是空间的隔离,更是存在性交流的隔离,我们并肩排队核酸检测,却比任何时代都更深刻地孤独。
更令人悚然的是疫情中萌发的“数字圆形监狱”,沈阳市民自发监督邻居健康码颜色,举报未扫码进入菜场者,在微信群公审流调轨迹不完美者——我们既是监视者,又是被监视者,全体自愿参与构建数字铁笼,这种微权力网络比任何赤裸暴力都更高效,因为它内化为了道德律令,当大学生因私自翻墙出行被立案,当面馆因防疫不到位被永久闭店,我们拍手称快,全然不觉这正义感正是权力机器最完美的润滑剂。
然而病毒从不遵守数字规则,它变异、潜伏、假阴性,用混沌嘲笑人类的控制幻想,沈阳等待的“解封日”,本质是场现代性集体幻觉——以为靠数字就能绘制出确定性的安全图景,但真正的解封或许始于打破数字迷思:重拾被遗忘的具身感知,在统计表外看见颤抖的手与含泪的眼;停止将活人简化为风险点位,在安全距离外重建温度联结。
沈阳终会解封,但人类能否从自我编织的数字铁笼中解脱?当某天疫情成为历史注脚,我们或许会发现,最需要解除的从来不是物理封锁,而是被数字化框限的灵魂枷锁,解封的真正标志,是我们重新学会在不确定中活着,并依然敢于触碰彼此冰凉的手指,在无常的狂风中点燃存在的微焰——那数字永远无法捕捉的,生而为人的全部重量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那么多了技术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mdljs.com/zuozhezhuanlan/721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那么多了技术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2021沈阳什么时候能解除疫情/2021沈阳什么时候能解除疫情风险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那么多了技术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真实记录:上海封控区1个多月后的真实感受,从失望到近乎绝望上海封控区1个多月后的真实感受:从失望到近乎绝望在经历上海自2月份新冠疫情出现,3月份逐渐严重,直至4月开始全面封城的这两个多月里,我作为封控区的一员,经历了从失望到近乎绝望,再...